《关于审查省道S384鹤山址山镇下黄至矮岭段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修编稿)的请示》(鹤交字〔2022〕2号)及初步设计文件等资料收悉。
2021年10月13至14日,我局召开了省道S384线鹤山址山镇下黄至矮岭段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评审会议,并印发了评审意见(江交基建〔2021〕166号,以下简称《评审意见》)。结合《评审意见》,设计单位修编了初步设计文件。根据鹤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省道S384线鹤山址山镇下黄至矮岭段改扩建工程 (K88+909~K92+180)立项的批复》(鹤发改资〔2021〕64号,以下简称《工可批复》)确定的建设规模、技术标准和投资估算等,经研究,对省道S384线鹤山址山镇下黄至矮岭段改扩建工程 (K88+909~K92+180)初步设计批复如下:
省道S384线鹤山址山镇下黄至矮岭段改扩建工程 (K88+909~K92+180)初步设计路线处。
其余技术指标应符合交通运输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的规定要求。
初步设计阶段基本执行了地质勘察规范要求,勘察方法合理,内容和深度基本满足初步设计的需要。
(一)应加强软土、高液限土、人工填土等特殊性岩土的综合勘察和沿线管线的调查工作,补充软土的原位测试,查明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的分布范围和性质,为工程处治方案提供依据。
(二)应加强路堑边坡、支挡结构、桥梁等路段工程地质调绘、钻探等工作,完善地层产状、节理产状描述,核查岩土参数,加强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为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三)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应全面准确,设计与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应有效结合,紧密衔接。
项目路线整体呈东西走向,起点于下黄村接国道G325,桩号K88+909,跨越址山河,经角塘村、山下村,终点至矮岭村东侧云乡生态园路口,桩号K92+180,路线公里。
初步设计征求了沿线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意见,并结合沿线地形、地物、地质、水文、征地拆迁、工程造价等建设条件,对路线方案进行了较充分的研究和比选,采用工可推荐路线方案,仅对局部进行避让农保地调整。
原则同意路线设计。下阶段应进一步优化路线平纵面线形,合理控制工程造价。设计中应认真贯彻落实生态环保设计理念和节约集约用地的精神,少占耕地,尽量避让并减少较大范围的房屋拆迁。
(一)同意初步设计采用的路基横断面型式、设计参数和一般路基、特殊路基处理设计原则。
(三)原则同意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时应根据区域气候特征、水文特点及分段汇水面积,分段确定排水结构合理尺寸。重视和完善排水系统设计,贯彻绿色、低碳设计理念,尽可能采用生态排水设施。
(四)结合工程地质详勘及调查资料,深化沿线不良地质路段的工程处治方案设计,确保路基安全稳定。
(五)路基边坡防护应根据沿线地质、水文条件,结合填挖高度及放坡率,在保证边坡稳定、安全的前提下,以生态防护为主,条件允许时尽量采用生态支挡结构。
(一)应根据沿线河流特点及交叉道路(含规划路)的等级进一步核查桥梁净空,结合路线平纵面的优化调整,合理控制桥梁规模并优化桥跨组合,积极采用我省高速公路设计标准化成果。
(三)原则同意沿线中小桥、涵洞设计方案。下阶段应根据路线平纵面的优化调整情况,结合排洪和灌溉的需要,认真核查中小桥、涵洞的布置、孔径及数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