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惠民大道(郑和中路)高架桥7月15日起拆除出行提醒看这里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宁交轩记者王瑞)7月11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交管部门获悉,南京惠民大道(郑和中路)将于7月15日开始实施综合改造,施工范围南起郑和中路与梅家塘路交叉口,北至郑和中路与城河南路交叉口,长约2.47公里。其中,建宁西路至龙江路段高架桥拆除过程预计用时一周左右,整体桥梁拆除将持续至8月底结束,随后组织实施地下隧道和互通匝道建设工作。根据计划,7月15日晚间将开始拆除工作,整体工程预计于2025年完工。

  惠民大道(郑和中路)是城北联系河西的一条重要快速通道,日常交通流量大、通行需求强,加上周边同步建设的建宁西路过江通道以及地铁5、9号线,郑和中路周边路网交通压力将明显增加。据了解,交管部门已提前组织实施“原路保通、管控减流、多级分流、保障出行”等配套方案,保障该片区道路通行有序。

  记者了解到,施工期间以分段分幅作业的方式,始终保证郑和中路白天时段双向6车道通行(建宁西路至龙江路段为双向4车道,拆除高架的一周时间内为双向2车道),夜间时段会根据施工运输需求,临时中断郑和中路交通。

  除此之外,片区内姜家园路、九家圩路、唐山路—哈尔滨路、江边路、南通路、淮滨路等“毛细血管”路网将承担大部分居民绕行需求,南北向过境交通除了原路通行外,可通过热河路、梅家塘路、中山北路、正丰街、龙江路、江边路绕行;龙江路(郑和中路至江边路)已设置由东向西的单向交通,提高北向南分流能力。

  自栖霞区、玄武区和鼓楼区由北向南通行的驾驶人,可以关注幕府西路、中央路、虎踞路等道路节点上的交通分流标志,提前由中央北路、中央路、虎踞路、经五路等外围道路绕行。

  为提高片区内路网分流效能,交管部门已提前对片区内35个交叉口、23条路段的渠化、护栏进行调整,并优化信号灯配时方案,同时取消梅家塘路、姜家园路部分路内停车泊位。在尽力保留姜家园路(姜圩路-中山北路)等部分单侧泊位的同时,中海广场、白云亭文化艺术中心等5个公共停车场、2462个泊位已协调供居民有偿使用。相关部门已制作《出行手册》并发放给沿线社区及单位,为热河南路小区、姜家园小区、中山北路小区和百花小区等周边居民提供出行及停车引导,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