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访四贤坊系统地展示古代赣州的风貌

  多次从郁孤台下走过,得悉右侧工地正在实施旧城改造。由于有围栏阻隔,心里一直嘀咕,里面究竟是什么模样?春节前的一个夜晚,围栏门开了,里面灯火辉煌,一派繁忙的施工场景,于是信步而入。

  多次从郁孤台下走过,得悉右侧工地正在实施旧城改造。由于有围栏阻隔,心里一直嘀咕,里面究竟是什么模样?春节前的一个夜晚,围栏门开了,里面灯火辉煌,一派繁忙的施工场景,于是信步而入。

  这是一个大广场,眼前呈现四贤坊、军门楼和上井亭三处主体建筑。借着灯光,静静打量着每一处新景。碰巧遇见负责此项工程的领导。听他介绍,方知目前所见只是前庭,军门楼后面还有一系列建筑,包括古街、府衙等。并且,这些建筑都是根据历史记载和绘画,按原样修建。军门楼两侧的城墙,还是原汁原味的呢。也就是说,这里将较为系统地展示古代赣州的风貌。

  赣州有着辉煌历史,由于地处“水上丝绸之路”要塞,北宋年间繁盛一时,跻身三十六大城市、四十四大经济中心之列,与当时的首都开封齐名,在当时有“北有开封、南有赣州”之说。因为保存着大量宋代遗址,被专家称作“宋城博物馆”,有“江南宋城”之美誉。面对这座底蕴丰厚的古城,我越是深入地了解,越是感叹它的精妙绝伦。这是一座多么雅致的城市,它的规划布局简直令人无可挑剔。“三山五岭八景台”,三座山、五座岭、八座亭台,老赣州人耳熟能详的谚语,直观地展示出城内的重要节点;三十六条街,七十二条巷,围绕着一道城市中轴线,街道纵横交错,透视出昔日的繁华景象,而瓷器街、柴巷等地名,可见当时便有鲜明的城市功能分区;护城河,以及清水塘、荷包塘等数十口水塘星罗棋布,令城市充满灵动;福沟与寿沟组合成地下排水系统,让这座两江环抱的古城远离了水患。城有山,就有了风骨;城有水,就有了灵魂。伫立在古城墙上,眺望远方,我常常想:“大码头的水、二城门的风、光孝寺的钟”老赣州人挂在嘴边的古城,会是怎样的风情万种?

  可惜,古城赣州有幸留下的遗存已为数不多。正是如此,每每听及“要是赣州古城保存下来了,不比丽江古城逊色”,内心便不免怅惘。其实,凡事都要辩证地看,丽江古城风貌幸存,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它的偏僻。因为偏僻,所以长寿,正如人迹罕至的地方存留着青山绿水,这是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现实。赣州古城步步遭遇侵蚀,正是由于它显山露水,太容易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当年北京古城的命运不也如此吗?

  任何措施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我们不能一味责怪前人。因为,假定我们是前人,也可能会有相同的举动,如梁思成那样眼光长远的建筑学家毕竟太少。

  毋庸置疑,城市也有新陈代谢,后世建筑取代前人建筑,不能完全说不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一座魅力独具的城市,总应该有它的个性;一个有历史的城市,总应该有一些记忆。这些记忆便是旧时风貌,没了它们作载体,所谓的古城只能是写在纸面、挂在嘴上,而无法看在眼里、记在心间。十年前,我曾在报端撰文吁请,“古文化资源一去不可再生,代表宋城文化的文物古迹已经不多,尤其是最能给人们以历史文化感的连片的古街区,目前已所剩无几。妥善地改造旧城区,保护宋城古文化,留住城市的记忆,应作为赣州城市建设的重要课题摆在突出位置上来”。我们不仅要善于建设新城,也要善于保存老城,惟其如此,城市的魅力才能得到彰显。而对于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后者往往更为紧要。

  赣州是“江南宋城”,拿什么体现“宋城”元素?保护现有的,适当恢复旧有的,应该是重要路径。令人高兴的是,郁孤台周边历史街区的保护性改造,传统历史建筑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