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用情况:一般用于工程开工前期,在已知混凝土用量的情况下估算模板用量,以初步估算工程周转材料成本投入数量,为筹措资金提供依据。
1、正方形截面柱 其边长为a×a时,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1按下式计算:
3、矩形截面柱 其截面为a×b时,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3按下式计算:
4.5米以下高度墙体对拉螺栓长度计算:墙厚+2×18(模板厚)+2×95(方木厚)+2×51(水平钢管外径尺寸)+2×(50~75)(钢管两边预留长度)
4.5米以上高度墙体对拉螺栓长度计算: 墙厚+2×18(模板厚)+2×95(方木厚)+2×51(水平钢管外径尺寸)+2×51(竖向钢管外径尺寸)+2×(50~75)(钢管两边预留长度)
a、止水型对拉螺栓个数=(墙体长度÷对拉螺栓水平间距+1)×[(墙体高度-150)÷对拉螺栓竖直间距+1]
b、周转型对拉螺栓个数={(墙体长度÷对拉螺栓水平间距+1)×[(墙体高度-150)÷对拉螺栓竖直间距+1]} ×1.05
柱模加固杆长度=柱子截面尺寸(b或h)+2×模板厚度+2 ×方木高度+2×自由端长度(一般取200~500)
柱模加固杆数量=柱模加固杆长度(b方向)×柱模加固杆根数+柱模加固杆长度(h方向) × 柱模加固杆根数+柱子与结构脚手架连接钢管
普通高度墙体(4.5m以下)加固体系一般由模板、方木、水平方向钢管加固杆、山形卡、丝帽等组成,其模板侧压力传递顺序如下:模板→方木→水平方向加固钢管→山形卡→对拉螺栓。
由于墙体高度不大(4.5m以下),一般方木间距取150~200,对拉螺栓间距3.0米以下高度取450×450,3米以上可适当加大至500~600。
墙体水平加固杆长度=墙体中心长度+2个模板厚度+2个方木高度+2×钢管自由端长度(一般取200~500)。
墙体水平加固杆根数=[(墙体净高度-300)÷对拉螺栓竖向间距+1]×4。
剪力墙端锁口杆长度=墙体厚度+2倍模板厚度+2倍方木高度+2倍自由端长度。
超高墙体加固体系一般由模板、方木、水平方向钢管加固杆、竖直方向加固杆、山形卡、丝帽等组成,其模板侧压力传递顺序如下:模板→方木→水平方向加固钢管→竖起方向加固杆→山形卡→对拉螺栓。
由于墙体高度较大(4.5m以上),一般方木间距取150,对拉螺栓间距取450×450。
墙体立杆长度分两种,当剪力墙为内墙时剪力墙两侧立杆高度相同=楼面(或基础顶面)到板底的距离-板底模板厚度-100~150;当剪力墙为外墙时内外两侧立杆高度分别为:外侧墻体立杆高度=墙体高度(楼面或基础顶面至墙顶的高度)内侧墙体立杆=楼面(或基础顶面)到板底的距离-板底模板厚度-100~150
竖向加固杆总量=(墙体长度÷对拉螺栓水平间距+1)×内侧立杆的高度×2+ (墻体长度÷对拉螺栓水平间距+1)×外侧立杆的高度×2。
剪力墙端锁口杆长度=墙体厚度+2倍模板厚度+2倍方木高度+2倍自由端长度。
超高墙体加固钢管的总量=水平向加固杆问题+竖向加固杆总量+剪力墙端锁口钢管总量。
1、竖向加固杆长度计算时,外侧立杆高度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高度,确定高度需考虑选用常用模数长度。
1、当梁截面高度为500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