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之上建大桥!记者探访武忻高速桥梁建设现场

4月的黔江,碧波荡漾,货船往来穿梭,甚是繁忙。江面之上,武忻高速武宣黔江特大桥建设现场,工人们身穿工作服,手握工具,有条不紊忙碌着。

黔江两岸,2座216米高的索塔隔江相望。沿着崎岖的施工便道,记者来到桥面施工现场。此时,一根根百米长、粗壮的斜拉索穿过索塔预留的孔口,稳稳地吊起一段段百吨重的钢箱梁,工人们或在箱梁接缝处进行环缝焊接作业,或在桥面张拉斜拉索……主桥钢箱梁吊装正在有序进行。

武宣黔江特大桥,系双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是武忻高速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一跨过江,全长1339米,主跨618米,索塔高216米,索塔为钻石型变截面塔,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特大桥钢箱梁最大梁段重约230吨,这样的钢构整件无法利用道路运输。”武忻高速1—1分部项目经理温森元介绍,项目团队多次勘察,最终选择利用黔江走船运,“目前,一艘船能运两片梁,钢箱梁从中山沿珠江航道运输至施工现场,路程约730公里,途经梧州长洲水利枢纽和大藤峡水利枢纽,只要能解决船运繁忙期船只排队时间长、延长航行时长等问题,吊装施工进度就有保障。”

为了保障吊装施工进度,项目团队多次与自治区船舶检验中心、来宾海事局、大藤峡水利枢纽等单位和部门协调,共同协商制定运输计划和船只安排,加快了钢箱梁运输进度。如今,工人们四五天就能完成一节钢箱梁吊装,有效缩短了工期。截至4月15日,武宣黔江特大桥已吊装21段钢箱梁。

武宣黔江之上施工正酣,新圩红水河上那一抹红色钢管拱也很耀眼。离开武宣黔江特大桥施工现场,记者来到位于忻城的新圩红水河特大桥建设现场。

这是记者第三次到新圩红水河特大桥建设现场,该桥已完成钢混组合桥面板混凝土浇筑,正进行防撞护栏及检修道护栏基础施工。

新圩红水河特大桥主跨354米,分为主线桥、连接线桥,均为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其中,主线车道高速公路桥梁,桥面宽31.4米;连接线车道二级路桥梁,桥面宽18.9米。

工人在新圩连接线红水河特大桥对钢护栏基础进行钢筋绑扎。通讯员 黄全毅 摄

“全长354米的格子梁吊装精度要求在毫米级,对吊装工序来说是个较大的挑战。”武忻高速1—3分部项目总工陈召桃说,为了保证吊装精度,项目在施工时采取半桥长线联拼方案,用智能化缆索起重机、多轮液压式平板运输车、鹰眼安全监控等系列辅助系统,保障格子梁吊装安全、有序、高效、精准;使用徕卡TS60测量机器人持续监控格子梁吊装偏位情况,努力降低合龙误差。

新圩红水河特大桥的连接线桥是一座开放式桥梁,建成通车后,沿河两岸群众不用上高速公路,从连接线桥就能在来宾市新圩乡、红渡镇两岸通行,通行时间由50分钟大幅缩短至5分钟以内,两岸将结束靠船过河、绕路远行的历史。

据了解,武宣黔江特大桥和新圩红水河特大桥均由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直属企业广西路桥集团承建。截至目前,武忻高速累计完成路基土石方99.5%,路面垫层完成85.5%,底基层完成84.7%,基层完成82.6%;桥涵下构完成99.5%,预制梁完成4760片、完成率95.5%,架设完成4473片、完成率89.8%;全线座隧道已全部贯通,中央分隔带绿化完成30.3公里,房建工程完成80.3%,维都上跨湘桂铁路分离式立交特大桥已完成转体施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