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是水资源的重要载体,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畅的河道、干净的水面、整齐的岸线,共同组成健康河湖。
近日,水利部制定印发《关于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的指导意见》,以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保障行洪通畅,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河湖水域岸线,是指河湖水面、水岸交界并向陆地延伸的地带。一些地区面临人为束窄、挤占河湖空间,过度开发河湖资源等问题,与水争地的情况尚未发生根本好转。近日,水利部制定印发《关于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河湖水域岸线空间如何划定?如何做好保护与开发?记者进行了采访。
青山对峙,江水奔涌。在湖北省秭归县九畹溪镇,葱郁的岸线,仿佛为长江镶上了绿边。“这几年,我们栽种红叶石楠、栾树、桂花等。镇里设立了6名镇级河长、17名巡河员、75名林长,加强日常管护。”九畹溪镇党委书记刘峰介绍。
秭归县对长江西陵峡片区约30公里地段开展生态修复,植被恢复面积293公顷,有效防治水土流失面积2.9平方公里。
河湖水域岸线空间是河湖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河湖行洪、水生生物栖息的主要场所,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和公共资源。
河湖水域岸线同样是人为活动频繁的地带。离岸边多远的地方能够开发建设?桥能建多宽?河边能种地盖房吗?“过去,因河湖水域岸线空间没有明确界定,一些地方人为地缩窄河道管理范围,与河争水、与河争地,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影响了河湖防洪、供水、生态等安全。”水利部河湖管理司司长祖雷鸣介绍。
《指导意见》的出台,明确了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边界。祖雷鸣介绍:“截至2021年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名录内河湖(无人区除外)管理范围已全面划定,120万公里河流、1955个湖泊首次明确了管控边界,为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奠定了坚实基础。”
“依据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有堤防的河湖,其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行洪区和堤防及护堤地;无堤防的河湖,其管理范围为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和行洪区,这是底线,也是红线。各地在安排河湖管理保护控制带时,在这条底线的基础上,可以再向陆域适当延伸。”祖雷鸣说。
长江水域岸线保护范围有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规定“国家对长江流域河湖岸线实施特殊管制”,要求禁止在长江干支流岸线一公里范围内新建、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禁止在长江干流岸线三公里范围内和重要支流岸线一公里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尾矿库。这些条文为保护长江岸线年底,水利部门清理整治长江违法违规岸线个,腾退岸线公里。
“对于其他河湖,各地可结合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及河湖自然风貌保护等需求,针对城市、农村、郊野等不同区域特点,在已划定的河湖管理范围边界的基础上,探索向陆域延伸适当宽度。”祖雷鸣介绍。
浔江逶迤流淌,水阔天平。作为西江重要的行洪通道、生态廊道,守护好一江碧水,格外重要。
浔江平南县段,多家建材厂和码头存在未批先建问题。挂牌督办,清理整顿,再到景观提升,从2020年7月到现在,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河长办和平南县协同推进,浔江面貌正逐步得到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浔江已经划定了河道管理范围,项目开工前未经审查同意,乱占滥用岸线,挤占河道行洪断面。”珠江委河湖处相关负责人分析,“相关单位法律意识淡薄,为了减少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