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电商冲击广州专业市场疲软:转型升级求变

  ■在广州市海珠区瑞康路上的服装辅料广场,虽然下雨,但这里仍是一派忙碌景象。 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摄

  商户们纷纷呼吁市场经营方打造电子商务平台,辖区政府部门因地制宜出台政策,但专家称转型之路不会一蹴而就

  销量和经营环境不佳,已经迫使从业者必须考虑专业市场的升级转型。新快报记者近日走访广州市内几个区的专业市场,发现市场经营方正在积极求变,各市场辖区的政府部门也在探索专业市场的转型道路。

  早在去年12月,由白云区三元里街党工委等牵头制定的《广州市白云区梓元岗皮具商圈转型升级策划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就已出炉,对广州火车站扩张后对周边商圈的影响也有所“预言”:从长远来看,交通将更加方便快捷,有车辆直达商圈腹地,将带动这里的传统批发市场朝着“时尚商务展贸港”发展。

  《方案》提出,梓元岗皮具商圈因广州火车站而生,也会因扩建而涅槃,未来至少可以从完善产业链扩充相关产业面、产业文化相结合发展商文旅项目、提升产业发展定位发挥地段土地价值、培育龙头企业打造自主品牌。在原来的产业链基础上,引导裘皮产业链向两端延伸,并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和扶持机制,形成皮具产业链的“微笑曲线”,即在原来档口批零经济相对集中的产业链基础上,向设计、研发等前端以及展示、销售、品牌等高附加值的前末端产业链发展。

  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明晰了,还需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升商圈的综合软实力,将高端客户引到三元里,而这也是目前三元里街正在大力推进的一项工作。近段时间,借社会管理综合整治的机会,该街严厉打击皮具商圈周边的派卡、在“住改仓”出租屋制假售假等行为,提升宜居宜商环境。

  三元里街党工委书记杨颜泽介绍,按照专业和集聚发展的思路,首先应建立起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重新打造皮具、化妆品专业市场商圈,大力发展展贸型专业市场,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立专业交易区、企业办公区等。当前,白云区正在推进批发市场建立统一结算中心的试点,三元里皮具商圈也将试水推进。

  与此同时,三元里街还将鼓励建立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发展在线洽谈、网上交易、电子认证、物流配送、诚信保障等服务。白云世界皮具贸易中心还筹划建立跨境电商平台体验店,销售产品以皮具、化妆品等为主。目前,三元里街道办事处已着手与南沙保税区进行接洽,相关事宜正在商讨中。

  作为荔湾区西村地区的16个鞋类批发市场之一,站西鞋城经营方为转型作出了不少努力。广州鞋业商会秘书长陈小敏告诉新快报记者,站西鞋城专门组建了1家公司,由8个股东市场自筹资金,进行交易、服务、管理3个系统的建设。“对一个个园区进行调研,制定改造、提升的方案,包括如何整合物流、电子商务如何完善配套等方面,现在慢慢从零散的批发市场发展成展贸中心,以往沿路都是顾客验货、商户发货,现在逐渐转变为订单市场,整个市场秩序好了很多”。

  陈小敏说,站西鞋城做好市场的综合服务,上周就组织了一次免费的法律培训。“以前(商家)都是口头下订单,或者用一张纸记下来,没有签合同,我们希望商户提高法律意识,注重维护合法权益”。此外,站西鞋城还开展各种小语种培训,帮助商户与外商面对面交流。“我们评出100户诚信商户,树立品牌优势,组织企业参展、观展,帮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市场”。

  新快报记者从荔湾区相关部门了解到,荔湾区确定了站西鞋城作为广东鞋业国际采购中心的重点培育对象,带动全区230多个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2014年,广东省经信委正式认定广州站西鞋城为广东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