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福创新!实现农村道路安全城市化管理安装波形护栏9982米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扩张,长沙市开福区已然完成从省会的“城乡接合部”到城市的蜕变。乡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流、物流、车流激增,曾经野蛮生长的原始状态农村公路,已经远远不符合居民出行要求,也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化进程的需要。2016年捞刀河“8·29”事故,更是让开福人痛定思痛,下决心创新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地毯式排查农村道路安全隐患,提质安全管理水平。

  “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第一位的,面对安全生产问题,一切利益为安全让步!”开福区委、区政府向全区人民庄严承诺。

  2016年,开福区委书记沈裕谋经多方调研,提出“农村道路安全城市化管理”的思路。

  决定对包括沙坪、捞刀河、青竹湖、秀峰在内开福区4个涉农街道共659公里(县道64公里,乡道37公里,村道558公里)的乡村公路,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安保养护经费、按照城区严格执法等多方面提升农村公路的品质和安全性。

  在进行农村道路提质改造建设中,2016年,区财政投入3861万元,对汉沙公路、海霞公路、汉回路段等十余条主要乡村道路进行硬化、亮化、绿化。2017年,以公路建设和管理为主线,以重点项目建设为龙头,又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完成袁青线、白土线等路段的提质改造,并对农村公路水毁抢修工程进行修复。全区将持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标农村公路,今年计划完成白改黑公路40公里及土路硬化40公里。预计到2020年,全区县道、乡道、村道的等级路率分别达到98%、97%、82%,路面铺装率分别达到95%、90%、70%,基本建成覆盖区、街道、村(社区)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开福区始终把农村道路安保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十九大以来累计投入400余万元完成了28公里农村公路临水临崖安保设施建设。按照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城市化管理理念,完成了996块标志标牌、461块反光镜、831组减速带的安装设置和农村道路9处交通信号灯的设置,确保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同时,累计投入400余万元对乡村道路安保设施进行整改。在12个“T”字或“十”字路口加装红绿灯,在450处弯道加装了反光镜,在居民集中的片区道路增加799组减速带,956处标志标牌,在83处陡坡、山塘共加装了9982米的波形钢铁护栏。

  今年,开福区还计划投入400多万元实施农村道路安全防护工程,目前正在按计划、分步骤、走程序有序推进,达到农村道路路口“信号灯”“太阳能路灯”城市化建设、管理,农村道路安全隐患基本根治,农村道路安保设施进一步升级,农村道路安全隐患排查网格化、信息化。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