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如何处理蜂窝、麻面、露筋、裂缝、掉角?

  在结构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检查经常能发现施工现场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包括施工缝(楼板)夹渣、钢筋外露、混凝土蜂窝、麻面、缺棱掉角、及楼板裂缝、门窗洞口不平直等。

  针对现场存在的质量问题,帮大家进一步分析其原因,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及治理方法,现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施工缝处混凝土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造成结构整体性不良;润泵砂浆在楼板上没有强度,给结构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

  2、楼板、梁在混凝土浇筑前清理不到位,或在梁内示设置清扫口,楼板上的锯末和木块等细小垃圾存在梁内,无法清理出来。

  3、分层分段施工时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木块、锯末等杂物积存在混凝土表面,未认真检查清理,再次浇注混凝土时混入混凝土内。

  1、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继续浇注混凝土前,除掉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清除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

  2、在浇注前,施工缝宜先铺抹水泥净浆或与去石子的同配比混凝土相同的水泥砂浆一层,也可采用涂刷界面剂的方法。

  3、在模板上沿施工缝位置通条开口,以便清理杂物和冲洗。冬季施工时可采用高压风吹。全部清理后,再将通条开口封闭,并抹水泥浆或减石子混凝土砂浆,再浇注混凝土。

  1、对结构构件承载力无影响的细小裂缝,可将裂缝处加以冲洗,用抗裂砂浆抹补。如果裂缝开裂较大较深时,应将裂缝、夹层附近的混凝土表面凿毛,将夹层中的杂物和松软混凝土清除,用清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再采用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浇注捣实并认真养护。对裂缝、夹渣的剔凿、切割都要弹线,修补做到方正、平直,修补美观。

  2、楼板面遗留的润泵砂浆,专人仔细排查后做好记录。遗留砂浆的部位要全部剔凿干净,剔至混凝土密实处,用清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再采用高强修补料修补密实并认真养护。

  4、钢筋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混凝土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

  5、混凝土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或木模板湿润不够,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等,拆模时混凝土缺棱掉角。

  6、楼板厚度浇筑不够,或者浇筑混凝土时,钢筋固定不牢,在混凝土的作用下,钢筋上浮,混凝土凝固收缩后面外露。

  3、为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提前采用措施,为振捣棒振捣留有空间。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浇注混凝土前用清水将木模板充分湿润,并认线、

  石子最大颗粒尺寸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结构截面较小,钢筋较密时,可用细石混凝土浇注。5、

  操作时不得踩踏钢筋,如钢筋有踩弯或脱扣者,及时调直,补扣绑好。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验结果确定,防止过早拆模。6、浇筑楼板混凝土时要严控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厚度,为了控制厚度,

  同时在浇筑混凝土时要有专门的看筋人,对钢筋移位、钢筋上浮等立即进行处理,防止露筋再次发生。2.3 处理措施:

  如露筋较深,将薄弱混凝土剔除、凿毛,冲刷干净湿润,用高一级的米石混凝土捣实,认真养护。三、混凝土蜂窝

  1、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砂、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3、未按操作规程浇注混凝土,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混凝土离析。

  4、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注,振捣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