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18秒下线一台洗碗机 探秘广东制造企业的数字跃升之路

人员减半,产量还能实现翻倍,最快18秒就能下线一台洗碗机,这些都是如何实现的呢? 5月16日,南都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广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美的厨热洗碗机顺德工厂(以下简称“美的洗碗机工厂”),探寻广东传统制造企业的数字跃升之路。

走进上千平方米的厂房内,目之所及之处,自动导引运输车装载物料灵活穿梭、机械手臂在车间有序地忙碌着。

“2015年工厂的洗碗机年产能还是350万台,到2021年洗碗机的年产能就已经突破700万台。场地面积不变,实现人员减半,但产量、产值翻倍。” 美的洗碗机工厂数字化负责人熊涛介绍,过去在工厂车间,主要依靠人工排产、调度、搬运。如今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系统,聪明的“数字大脑”帮助完成自动排单、码垛入库与出库。熊涛表示,目前,生产线s就能下线一台洗碗机,从上线到下线生产一台洗碗机最快只需要890s作业的时间。

据介绍,美的厨热洗碗机顺德工厂是亚洲最大的洗碗机生产基地,产品销往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该工厂在“端到端”价值链中应用了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和其他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使单位生产成本降低24%、交付时间缩短41%、研发时间缩短30%、缺陷率降低51%。2022年10月,该工厂入选世界经济论坛(WEF)“灯塔工厂”。

谈到该工厂的下一步发展计划,美的厨热事业部硬物洗护产品总监仇灿华表示,后续工厂将围绕机器基本的使用场景来做突破。“首先就是在起烘上面不断去迭代技术,对于其他应用性上面,包括碗盘、餐具装载的空间来做提升,这是我们未来要引领行业去发展的。”

落实到更宏观的层面,熊涛向调研团介绍,2024年至2026年将进行灯塔后时代的可持续智能标杆工厂建设,2025年实现零碳工厂、全自动化及数字化工厂的目标。“我们会聚焦三条主线,分别是低成本智能制造、柔性智能制造和高端智能制造,去做我们灯塔后时代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

据了解,佛山是全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民营企业占比超九成。民营企业是佛山市制造业发展的中流砥柱,民营经济贡献了佛山市六成以上的GDP、七成以上的就业岗位。

顺德区经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绍欣表示,改革开放以来,顺德区目前已打造智能家电、高端机械装备为主导,辅以新材料机器人、智能家装家具等方面的产业体系,正着力引导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近年来,我们着力引导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过去三年,各级财政投入15亿元,拉动了超过1000家企业实现整个设备更新跟技术改造,(金额)达到900亿元。”

何绍欣预计,随着新一轮大规模的设备更新以及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地以后,顺德区将有4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可进行技术改造及设备更新,涉及总金额超过380亿元,比去年增加35%以上。

据何绍欣介绍,顺德区民营企业的占比约98%,具有绝对优势,大部分集中在传统中小型企业,如何实现进一步的转型升级,仍有待思考。何绍欣认为,传统产业面临市场发展的需求,往往需要围绕技术改造转型升级。谈到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及采取的举措,何绍欣表示,“我们政府端将通过需求端、技术方、还有银行机构三方对接,帮助企业找到更好的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从而在转型升级浪潮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我们政府其实非常关注民营企业的发展!”佛山市发改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斌告诉记者,民营企业体量较小,转型升级往往存在一定困局,“近年来,政府也在考虑和大企业一起来打造一些公共性和公益性的平台,以提供试验等模式给相关的中小微企业进行使用,从而提高他们的效率,减少他们的研发成本。”

经区:芜湖造船“超级工厂”建设完成新车间订单排到2030年

威海新闻网讯近日,经区芜船绿色海工科技产业基地项目传来最新进展,总建筑面积87000平方米的芜湖造船联合车间建设完成,车间智能化设备已安装到位。

芜船绿色海工科技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入选2024年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项目重点建设芜船威海绿色环保高技术船舶园区,主要生产制造汽车滚装船和LNG及甲醇双料推进型油轮,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50亿元。

据介绍,芜湖造船联合车间作为项目主体车间,整体层高28米,车间跨度156米,总用钢量约1.2万吨,具有全新的生产技术工艺、数字化智能化产线和控制模式。走进车间,智能切割机正对着不同厚度的钢板进行精致切割,焊花之间,一个精确度达0.1毫米的钢板呈现出来。“整个车间的自动化率达到80%左右,目前虽然还未正式投产,但企业订单已排到2030年。”芜湖造船厂威海基地品保部部长孙波说。

我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岸线资源和港口条件,现拥有规模以上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企业46家。为进一步扩大产业链“朋友圈”优势,去年我市引进经区芜船绿色海工科技产业基地项目。短短4个月,芜湖造船“超级工厂”已平地而起。

眼下,整体项目建设已接近尾声,基建类工程进入“精修”阶段。厂房内,工人们正对大型设备进行联调联试,争取早日投产运行。同时,项目服务方也正理顺配套企业,大力开展上下游撮合对接,补强链条,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助力海工装备产业健康快速发展。(Hi威海客户端记者 王彦博 员雯)

生产车间采用泡沫夹芯板搭建 醴陵消防依法实施临时查封

为持续做好社会面火灾防控工作,进一步排查和整治消防安全隐患,近日,醴陵市消防救援大队对醴陵市晶彩彩印有限公司厂房内采用泡沫夹芯板材料搭建的生产车间实施临时查封。

前期,该大队消防监督员在开展日常消防监督检查时发现醴陵市晶彩彩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使用泡沫夹芯板搭建,在车间外部也堆放了木材纸张等易燃材料,存在较大的火灾风险隐患。

由于泡沫夹芯板属于易燃材料,遇火极易融化燃烧,不仅燃烧速度快,还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烟气,严重威胁人员生命安全。同时,使用泡沫夹芯板搭建的房屋耐火性能差,发生火灾后易造成大面积坍塌,火灾扑救难度大。特别是企业厂区仓库内,人员多、货物多,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

针对该企业存在的消防违法行为,该大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相关条款,向企业负责人现场指出了存在火灾隐患问题及危害,并按照法律程序向其当面告知了临时查封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对违法搭建的生产车间实施临时查封,并下发了《临时查封决定书》。同时,该大队消防监督员结合近期典型火灾案例和责任追究等进行普法宣传和警示教育,要求公司负责人切实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坚决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公司负责人表示,将全力配合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泡沫夹芯板房拆除,彻底消除消防安全隐患。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生产车间现场管理做好不难

  忙乱:表面上看每个人都很忙,其实,尽在做多余的事情,或者所做的是无功效。(瞎忙)迷茫:长期盲目的工作导致人们思想麻木,意识迷茫,整天不知自己在干什么,干什么都是糊里糊涂。分析现状—-找出瓶颈—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提高产量(显示能力)标准化是作出规定,遵守而且改善这个规定,不停地进行改善—遵守—再改善的活动才可称为标准化。生产准备是新产品从开始试产到批量正常生产的整个过程中,为了确保新产品能够按计划顺利进行试产、批量生产,保证产品质量,而进行的相关人员培训、指导书制定、物流调达、设备(含工装、量具、工具)的准备活动。也叫生产线配置管理表:它的形式象检查清单一样,可以使管理者确认现场的布置状态。

  指定工位人员,工具用品,仪器,材料的放置区域,作业方法,记录单等。2.现场器具点检。时机,范围,责任者,频率,方式,内容,记录,确认。(三)作业日报的管理1、作用交货期、品质、安全、成本管理等多个项目管理的工具;方便与上司和其他部门传递情报、交流信息;出现各种异常或问题时,作为原因追踪的资料;帮助管理者掌握现场的实际情况。2、常见问题内容太多,记录起来很费时间;需思考、回忆、判断内容太多,很异常,所以马马虎虎算了;自己不愿意写而让他人代写;没有人指导怎么填,所以随便填就行了;工作日报只是当成资料收集起来,上司也不看,也没有什么作用。3、作业日报的要求设计要求必要的事项齐备,项目尽量精简项目顺序要符合实际作业或逻辑习惯减少描述或数字填写,用符号或线条代替记入采用标准用纸,避免过大或过小,方便存档4、应把握的内容每人的工作日报是否准确材料/作业/产品有无异常作业效率是否达计划生产效率与设备效率不良产品及工时损失工时现人员配置是否合理整体实绩情况5、作业日报的填写需向有关填写人员说明作业日报的作用;班组名、作业者名、产品名、批量号等基本内容由现场办公人员填写,再发给作业者填写其他事项,减轻作业者负担;生产数量、加工时间只有作业者才清楚,由作业者填写;要养成写完后再度确认的习惯;管理人员要认真审阅作业日报,及时指出异常点并协助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现场人员根据日报把握作业的异常趋向,并针对这种趋向实施重点指导。6、生产统计方法(1)内容:产量,投入的资源。生产合格率,不良率,直通率,生产性。(2)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及时性)。线)各级管理人员的总结:A.生产数量B.品质,生产合格率,不良率,直通率C.人员状态。出勤率,违纪,出差错D.生产事故,损失工时E.物料供给状态。F.机器设备问题G.技术,工艺问题

我市智能工厂(车间)突破百家

本报讯 昨日,记者从市工信局了解到,日前,河南省工信厅开展2024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遴选工作,根据公布名单,我市19家企业入选省级智能工厂(车间),其中,智能工厂5家、智能车间14家。截至目前,我市省级智能工厂(车间)已超百家。

近年来,我市先后制定实施了周口市实施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系列政策措施,坚持把数字化转型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大力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制造引领工程,累计为500余家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免费诊断服务,推动近100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实施“上云上平台”工程,推动超过1万家企业上云;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推广应用锅炉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服装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全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制造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着力构建智能制造成为主流、工业互联网广泛覆盖的制造业发展新格局,推动“周口制造”向“周口智造”转变。

据介绍,市工信局将强化统筹协调,以“智改数转”为契机,针对性开展“入企诊断”服务、培育示范标杆等一系列举措,继续深化重点行业应用推广,加强智能制造经验模式总结和宣传推广,加快智能制造业扩面提质增效,助力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②22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工厂化养蚕传统蚕桑产业“破茧化蝶”

用新鲜桑叶养蚕的传统方法在我国已延续了几千年:一家一户的蚕农既要管桑、采叶,又要养蚕,每天要喂2次至4次,工序繁琐,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近日,记者在岳西县来榜镇关河村智慧养蚕基地看到,宽敞明亮的养蚕工厂里,两三个工人正利用机械化养蚕设备进行小蚕共育。工厂化养蚕,正在取代传统的养蚕方式。

“这个工厂化养蚕项目,由岳西县丝蕊智能养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关河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以土地入股,负责组织小蚕共育和大蚕养殖。”关河村党支部书记胡孝军告诉记者,项目投资950万元,建成24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购置智能大蚕养殖及小蚕共育设备各一套。“设备采取‘平面输送式’模块化设计,依托物联网、人工智能、传感器等先进技术,可实现机械自动添桑、消毒、除沙、上蔟、采茧,年小蚕共育可达800张,大蚕养殖可达200张,村集体年增收40万元。”胡孝军说。

在养蚕设备的添桑口附近,记者看到,利用红外线自动感应的技术,添置桑叶出料口可以检测到传送带中运输的蚕盘自动投撒桑叶,旁边一名工人将蚕盘中桑叶辅助平铺均匀即可。“传统养蚕一般是在地上养,工厂化养蚕用蚕盘养。我们用机械分盘、叠盘,最多可以叠14盘高,大大节省了养殖空间。”胡孝军说。

“工厂化养蚕正推动传统桑蚕养殖向机械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安徽省蚕学会理事长范涛研究员认为,工厂化养蚕解决了传统养蚕“苦”“累”“难”的问题,推动蚕桑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饲养和消毒效率提高5倍至10倍,采茧效率提高20倍,有效降低了养蚕人工成本;提升了产量质量,标准化的设备使小蚕损失少,体质强,发育齐,茧质更好,产出更高,效益增加。

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也在持续探索中。“用人工饲料养蚕,每个龄期3天左右给1次饲料即可满足家蚕食物需求,大大简化了养蚕环节,省力省工。从长远来看,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将是未来养蚕业发展的方向。”范涛表示,这意味着沿袭了几千年的传统蚕桑生产方式将发生根本性改变,相当于把蚕茧这一依赖动植物生长规律的传统农产品变成了工厂车间里生产出来的鲜活工业品;种桑、养蚕可以分离,养蚕不再直接饲喂新鲜桑叶,从而彻底摆脱了养蚕对季节、气候、土地、自然环境等因素的依赖,能够实现全年滚动式按需生产。

岳西工厂化养蚕项目的落地,离不开省农科院专家的悉心指导和技术帮扶。近年来,省农科院与岳西县合作共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岳西特色农业研究所”,组建了蚕桑、茶叶、蔬菜、果树、中药材、生态养殖等6个专业团队,为岳西县乡村振兴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持。为助力岳西蚕桑产业转型升级,蚕桑团队专家在岳西县莲云乡、毛尖山乡开展了省内首个人工饲料养蚕试验,将家蚕人工饲料饲养到3龄后改为桑叶饲养并取得成果。“2024年,省农科院还将在岳西县实施省财政‘特色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成果转化项目’,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省农科院自主研发的‘四新’科技成果在岳西县转化应用,科技助力岳西县‘茶桑菜果药黑猪’等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省农科院岳西特色农业研究所所长齐永杰博士告诉记者。

目前,岳西县在全省率先开展的以机械应用为主的工厂化、规模化蚕桑种养技术创新和实践探索已初见成效,建成温控通风养蚕大棚和轻钢标准化大蚕室105个、共7万多平方米。岳西县来榜镇被认定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来榜镇斑竹村为国家级“一村一品”蚕桑专业示范村。全县1.67万养蚕农户年饲养蚕种10万盒、产鲜茧5000多吨,鲜茧收入3亿多元。岳西蚕桑产业的发种量、产茧量居全省第一,该县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蚕桑基地县。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持续推进,即使是相对欠发达的地区,用工成本也不断上涨,用工成本占养蚕成本的比率不断提高,生产上急需省力化、工厂化的养蚕技术。岳西县探索采用工厂化养蚕、人工饲料养蚕,不仅有效解决了蚕桑产业用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而且也让栽桑养蚕这一古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科技的支撑下焕发生机,向集约化、专业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记者 汪永安)

哈埠企业打造粮食加工版“智慧工厂”

设备更新是工业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塑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目前,哈市积极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全力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企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哈平路的益海嘉里(哈尔滨)粮油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在近两年实施生产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基础上,该企业今年一季度再次投资1000万元,开展大米生产线抛光段改造升级。同时,企业完成智能生产数据中心创建,实现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安全生产、绿色节能等指标的进一步提升。

在益海嘉里大米工厂抛光段,不足一人高的6台崭新大米抛光设备整齐陈列,其中两台设备正在试运行。在车间对面的远程控制室内,大米加工厂车间主任韩志国正盯着屏幕,查看设备运行情况和各项指标参数,进行最后的调试。

“这6台大米抛光机是最近刚刚引进的,调试后马上就可以投产。”韩志国特别期待新设备的投用,因为全新的抛光机不仅可以提升大米抛光质量,使米粒更加晶莹剔透,还能减轻工人劳动力。“以前的抛光机很笨重,属于半自动设备,占了两层楼,所以工人操作需要楼上楼下跑,产量大的时候紧忙活。”韩志国说,“新设备不仅小巧,而且更加智能,工人仅需在屏幕上输入一些参数指令,机器就自动开始加工抛光。输入指令后,设备可实现远程控制、自动生产,6台设备每天可以高质量加工抛光大米400余吨,新设备生产的大米近期就可进入市场。”

记者在现场发现,抛光车间还配备了智能检测仪,对大米抛光过程中出现的碎米量进行精准识别与控制。“以前需要人工检查、调整,碎米比例不稳定。现在全部都是智能自动高效检测,精准控制碎米含量,有效地保证了成品米的品质。”韩志国告诉记者,车间设备更新后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大米工厂抛光段的新设备,仅仅是益海嘉里推动设备更新升级改造的一部分。近年来,企业加快推进数智化转型,在智能决策、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方面持续投入,实施项目包括智能生产数据中心建设、车间节能改造、罐区升级改造等,涉及大米、豆油、面粉等多个车间的生产线。

在大米工厂包装车间,抛光好的散米经过一根根管道分别进入8台包装秤,打包封装好后,通过传送带进入喷码设备中,成袋的产品在此完成日期、条码喷绘。“这些设备是去年更新的,以前8条包装线个人,而且生产线还能自动识别每袋大米是否出现条码漏喷的情况,减少了人工视觉查验时间。”韩志国说。

大米工厂对面的豆油仓储立库,搬运、打包、存储几乎全部实现了无人化。记者在立库内看到,成箱的成品豆油经过螺旋滑道进入码垛区,码垛机械手臂自动识别抓取一箱箱豆油,将其整齐码放,再自动推送进打带机进行固定封装,最后经过传送带输送至提升机,一箱箱豆油由此被精准送到指定货架上。记者注意到,这一套操作仅几分钟,几百斤的货物就被轻松摆放到位。“以前货物需要叉车和人力进行码垛、搬运等,费时费力;仓库空间利用率也低,只能将货物码放两层。现在通过提升机可以将货物送到立库最高处。”小包装产品库主任林立东告诉记者,设备搭配的智能系统还能自动规划、安排货物摆放的具置。

在益海嘉里厂区新建的一栋三层办公楼中,设有新投用的智能生产数据中心。像韩志国、林立东等工作人员负责管理的大米、豆油、面粉工厂生产线运行数据,以及企业内部销售、财务等经营管理数据等,全部汇集到这里,供企业领导层分析与决策。

记者走进办公楼,一块约300寸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工厂产量预测、运营数据、碳排放分析等数据。“小到某一个设备的运行情况,大到厂区状态,都能通过这块屏幕直观了解。”负责智能生产数据中心运维的电气工程师樊睿告诉记者,企业大数据中心不仅是将运营数据汇总显示出来,而且可以进行智能分析,予以智能评分。“管理者可以通过分数,倒查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了哪些问题,或者哪里需要调整整改。”樊睿说,3年时间里,企业通过引进第三方平台与技术,以及自主研发、规划,投资约千万元,创建了这个智能生产数据中心,并于近期正式投用,助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推动设备更新改造,就是推动产品服务更新换代、产业结构提档升级。“通过设备更新改造以及技术支持,企业实现了全面精细化、精准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益海嘉里(哈尔滨)粮油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利群表示,近年来,工厂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基础,实现数智化升级,促进了粮食加工方式向高端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目前,面粉生产车间和大米生产车间先后被评为黑龙江省数字车间,企业获评黑龙江省数字化标杆示范企业,并进入黑龙江省智能工厂培育库。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空中厂房”平地起

旋转、蹲起、腾跃、翻越障碍……近日,廊坊市珍圭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珍圭谷)的产品体验中心内,一台智能工业机器人在测试场地内来回穿梭,动作流畅自如。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智能工业机器人,采用AR手势识别等多项技术,具有巡检、焊接、检测等多种功能。”珍圭谷董事长曹红雨告诉记者,该公司自2015年创立起,一直在“互联网+先进制造”领域深耕细作,自主研发AR虚拟装配交互设备、AI机器人应用示范平台等相关科技产品,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拥有知识产权200余项。

“今年,公司投资3.3亿元兴建珍圭谷AR/VR全息影像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致力在人工智能、AR/VR等领域有更大发展。”曹红雨说。

当天15时许,记者来到位于广阳经济开发区的该项目施工现场,只见挖掘机长臂挥舞,运输车来回穿梭,工人们或绑扎钢筋,或搬运建材,忙得热火朝天。

“今年2月项目开工,这几天正在进行主体结构二层施工,以及厂房基础的垫层施工。”曹红雨介绍,该项目预计2025年年底竣工验收,投产达效2年后预计年产量可达20万套,进入全国前列,年产值将达5亿元。

该项目是2024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将建设机器人智能生产车间、智能组装车间流水线、生产研发中心、装配及测试中心、综合办公楼等,主要生产人工智能机器人、VR机器人以及可穿戴智能设备、虚拟成像载体、虚拟交互外显智能终端设备等AR/VR全息影像系列产品。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这一点,在珍圭谷AR/VR全息影像研发及生产基地建设中得到充分体现。

“首先,项目将实现‘工业上楼’,将传统的工厂厂房从地面转移到高层建筑,实现土地利用率、产出率的跃升。”在施工现场,曹红雨边走边详细介绍,该项目符合“工业上楼”的相关条件标准,“建成后,整个建筑将成为集研发、设计、生产、办公于一体的新型工业楼宇,项目容积率将达2.494,接近广阳经济开发区工业用地容积率的2.5上限值。”

聚焦“绿色、低碳、节能”,珍圭谷严格对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基地的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投入、环境排放等多个指标高标准、严要求,力争打造绿色与智能融合的数字化智慧工厂。“建成后,厂区内的展板电子屏会实时显示厂区内各项数据,工厂每天的能耗是多少,每个车间用了多少水和电,哪个环节出现了浪费,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曹红雨表示。

在拿地过程中,广阳区相关部门成立工作专班,选派包联干部为珍圭谷提供服务。通常,从土地摘牌到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需10天时间准备各项材料,但在工作专班协调下,只用两天就顺利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我们要由单纯配合企业去推进项目,变为只要项目落地,就带着企业、带着项目加速往前跑。”广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书伟说。

“有了政府的鼎力支持,我们企业发展的信心更足。”曹红雨表示,公司最近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力打造人工智能研发生产和应用示范企业,力争未来2年实现科创板上市的目标。

日辰股份获27家机构调研:嘉兴工厂建设目前正在有序推动土建工程已基本完成目前处于车间内部装修及设备采购安装阶段

日辰股份603755)5月13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4年5月9日接受27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保险公司、其他、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答: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餐饮收入52,890亿元,同比上升20.4%;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3,356亿元,同比上升20.9%。今年一季度,全国餐饮收入13,445亿元,同比增长10.8%;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3,551亿元,同比增长9.2%。公司餐饮渠道业务收入在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46%,一季度同比增长15.36%,整体优于餐饮市场表现。 据观察,2024年的餐饮市场整体上仍然处于平稳复苏态势,中国餐饮体量庞大,在新的消费背景下涌现出一些新的消费需求,如同质化驱动下对创新品类的需求、健康化背景下对食品安全以及高质量原料的需求、地方旅游火爆中对本土名小吃的需求、餐饮连锁化推动下对高效供应体系的要求等等。2024年餐饮渠道仍然值得期待,2023年年公司拓展了冷冻调味料等品类,进一步拓宽了客户服务的范围。公司将紧跟餐饮市场前沿需求,凭借自身优势,加强对客户需求的定制化服务,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答: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的毛利率为38.85%,较2022年下降0.53个百分点,主要系销售产品的结构变化所致。不同渠道、不同产品的毛利率各不相同,公司的整体毛利率是不同渠道、不同产品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不同的收入结构会对毛利率产生影响。

答:2024年,公司将在2023年的基础上继续严控各项成本,2023年上线的泛微费控管理系统将对公司今年及之后的费用管控提供更多的支持,公司将继续按照年度的费用管控目标进行内部的费用管控。从一季度来看,公司各项费用得到合理控制,期间费用占比相对合理,未来随着规模的增长,公司的整体费用率将会有所优化。

答: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产品研发力度,不断丰富产品品类。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实现了以创新驱动的业绩成长,2023年共销售2,100多款产品,其中近三年开发的新产品及新客户的销售占比超过50%。2024年,公司将不断加强新产品开发及新客户拓展的力度,稳步提升新品的销售占比,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创新动能。

问:公司如何评价2023年对C端费用投入的效果?2024年对C端的费用投入如何规划

答:2023年,C端的销售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的比例低于5%,在终端消费复苏不及预期的背景下,公司在C端费用投入的产出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2024年,随着消费的逐步回暖,公司将采取较为谨慎的投入策略,更加关注费用投入产出的效果,稳步推进公司C端业务的发展。

答:嘉兴工厂建设目前正在有序推动,土建工程已基本完成,目前处于车间内部装修及设备采购安装阶段,预计年底前完成设备的安装,未来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柔性制造及多品类供给能力。

答:公司坚持“内生式增长”与“外延式扩张”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未来公司将在不断发展现有业务的同时,加大投资并购的资源投入,对外积极寻找适合公司发展战略的投资标的,扩品类、拓渠道,提升整体盈利能力,稳步推动公司的持续发展。

答:公司回购股份计划已实施完成,截至2024年5月6日,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公司股份1,42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比例为1.44%,回购成交的最高价格为22.54元/股,最低价格为19.88元/股,回购均价21.24元/股,回购已支付的总金额为人民币30,167,647.66元(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4年5月7日披露的《青岛日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股份回购实施结果暨股份变动的公告》。

答:公司定增项目已于2023年8月下旬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注册批复,有效期一年。公司将结合市场恢复及发行路演情况综合考虑确定发行方案,择机完成发行。

答:公司2023年度品牌定制业务渠道实现收入4,547万元,同比下降14.56%,主要受个别品牌定制客户业绩下滑的影响;但公司积极开拓产品和市场,与部分品牌定制客户的合作品类增加、同时开拓了新的品牌定制客户,抗风险能力逐步增强。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品牌定制业务渠道实现收入1,437万元,同比增长3.35%。未来公司将凭借自身在产品研发、制造、质量安全及客户服务等方面的竞争优势,积极拓展和服务下游客户,保持合理和良性的客户结构。

答: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复苏,消费市场的逐步恢复,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了各渠道销售收入的稳健增长,相信凭借公司在产品研发、制造、质量安全及客户服务等方面积累的竞争优势,2024年公司能够实现各渠道业务的稳健增长;

国联证券拟购买民生证券100%股份 北京利尔、索菲亚和时代出版同日公告拟认购国联证券新增发A股股份

深证成指样本公司一季度业绩向好:“中国制造”韧性足 重点领域集群化发展态势明显

已有65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6738.47万股,占流通A股68.33%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23.41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济源2家企业获评省级智能车间 1家企业获评省级智能工厂

5月16日,记者获悉,位于济源高新区的河南省力辉钢绳制品有限公司的胶管钢丝生产智能车间、济源海湾实业有限公司的不饱和聚酯树脂智能车间荣获2024年省级智能车间,河南金马中东能源有限公司荣获2024年省级智能工厂。

智能工厂(车间)代表制造业企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发展水平。作为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先导,智能制造正在迅速发展,成为现代产业体系中发展潜力巨大的行业。济源精准把握发展趋势,立足长远、着眼未来,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持续推进数字营商环境建设,为企业精准提供数字化服务,并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助力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激发释放市场主体活力,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济源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将继续聚焦数字化发展顶层设计,加快数字赋能保障力度,紧紧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电子信息,大力推广金马能源、富联科技等企业示范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的经验做法,努力培育工业互联网和工业数字化发展的新业态,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